风土人情

大美抚仙湖(组章)

尖山 通讯员 资春富

通讯员 资春富 摄  聂难

      

    抚仙湖:一个响亮的名字



在唐人樊绰的《蛮书》中,我找到她土里吧唧的“乳名”——大池,而翻开《澄江府志》的历史长卷,我才真正知道她现在这个美妙动听的名字的由来。



相传,她的名字还与一个扣人心弦的神话故事有关,在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那尊名为“抚仙”的雕塑便足以勾起我们的万千猜度和臆想。



在玉溪乃至云南,直至中国的版图,“抚仙湖”三个字,仿佛玉韵溪声里扬起的一粒音符,饱满圆润,穿越时光的隧道,带着几个世纪的回声飞向今朝和未来,激发了多少辈抚仙儿女的斗志与豪情。



她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她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这就是抚仙湖,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她没有蝴蝶的彩色翅翼,却能名扬四海家喻户晓;她没有黄鹂的清脆喉咙,却能鸣唱出让人如痴如醉的歌谣;她没有画家的禀赋才气,却能在不同的时间描摹出变幻莫测的伟丽奇景。难怪她享有“百里湖光小洞庭”的美誉。



午夜:在抚仙湖畔



逃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抛开尘世的俗务和杂念,忘弃人生的磨难和病痛。



午夜,一个人伫立湖畔,披星戴月,欣赏澄澈空灵的月光翻阅微风写在湖面的波光潋滟的绝妙诗句,倾听那来自湖水深处微微湿润而诡异的声音。



突然觉得,幸福原来如此简单,简单得无需拥有任何外物,简单得身无长物两手空空,只要有一双不知疲倦的脚、一颗干干净净的心、一对善于发现美的眼。



在抚仙湖的夜晚,微澜唤醒了我沉睡了三十多年的灵魂,波光擦亮了我心灵深渊里所有阴暗的角落。



在微澜里我读懂了什么叫知足常乐和自我陶醉,读懂了人世间的大爱;在波光里我领略了激情被时光挫败后的静谧和安详,领略了人世间的大美。



在这样一个绝版的夜晚,水是我的血肉和心跳,水是我的诗歌和情人。我找到了庄稼成长的命脉,找到了渴慕已久的天堂,找到了大自然书写在肥沃土地上的完美史诗。



孤山



名为孤山,实际只是一座小岛,椭圆形,状如一枚鸡蛋,面积约半平方公里。



虽然宋朝大理国段氏遗留在岛中央的千岁松柏早已焚毁,虽然清朝初年的战火吞噬了明代以来飞檐细雕的古建筑群,虽然民国时期岛上只残余一座破庙,但是古时游人、隐士留下的诗词、碑记却泄露着旧时孤山的宏伟气派。



如今,孤山已经获得新生,她不再孤独、不再寂寞,而且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独坐湖中,云雾弥漫的日子,孤山恰似一座飘渺无常、变幻多姿、神奇美丽的仙岛,与抚仙湖交相辉映;阳光灿烂的时候,孤山犹如一个风姿绰约、温文尔雅、含情脉脉的仙女,与抚仙湖暗传秋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