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人情

去往韧性的深处

关于抚仙湖,我要深入到韧性的内核叙述。

抚仙湖不适合喧嚣,她只适合纯粹,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通往这湖水的深处,是直逼人心的韧性。

家乡的人都习惯把抚仙湖称为海子,而我则更愿意将其称为高原上的一汪水,“汪”让我看到童稚眸子里的清澈和无邪,“汪”也让我触摸到默契者眼底里淡然的执着,这汪水清濯却不张扬,这汪水玲珑却不小家子气,这汪水柔软却又流溢着韧性,这汪水简朴而有力、朴实而自然。相反,在我的意识里,海太宽泛了,宽泛得可以容纳下太多的东西,海不纯粹,而且大多数的海都是有味道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咸,而我眼前的这汪水,纯粹得只有一种颜色,蓝!纯粹得只有一种味道,甘!纯粹得只有一种感觉,韧!抚仙湖是属于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默契的湖,要进入她,必须有一颗纯粹而宁静的心,否则会遭到这汪水的拒绝,一颗浮躁的灵魂,是不会和这汪水有默契的,一颗明澄而透亮的心,会和这汪水邂逅,很多时候,所谓的邂逅,邂逅的是自己。一颗灵魂一旦和这汪水邂逅,就会有所思考,来自于纯粹的韧性的思考。

水做的明珠,蓝色、透亮,其内核的深处流动着柔韧的特质。很多人都以为,在云南,最蓝的是天空,而我认为,在云南,最蓝的那块颜色,是一汪叫抚仙湖的高原湖泊。抚仙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她的蓝,蓝是外在的一个呈现,其内核里潜藏的是有韧性的深邃、明澄。

人类可以从大自然中领悟到特殊的魅力所在,这种魅力不仅只是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思考,从表象上看,大自然只是一个载体,但恰恰就是这个载体引领着我们深入到了韧性的深处,因为这个载体和心灵深处的某些东西是一拍即合的,是相融相通的,是默契共鸣的。对于一颗会深入思考的灵魂而言,大自然具有超强的灵性,生命个体的思考和大自然的灵性浑然天成地融为一体,我们看到的就不仅仅只是风景,就不仅仅只是一汪水,心灵里流动着的更多是来自于这汪水以外的思考和感悟。面对这汪水,盲目的激情四溢的燃烧显然是不合适的,也不是灵魂深处最终的归宿或者说最初的出发点,置身于这汪水,更多的是理智而富有弹性的思考,思想的深处可大张亦可大合。

5.3亿年前,这里就有了生命开始的痕迹,一代代的生命在这里进化、演变,从混沌到清晰,从量变到质变,生命的形体和思想发展到今天,早已产生了质的飞跃,是这湖水赋予了生命种种的奇迹么?一代代的生命在这里饮水、打鱼,或许就是这汪水让生命得以延续,因为这汪水的存在,也就有了那些美丽而动人的故事的存在和延续,我相信,故事不是虚构的,那是生命实实在在的倾诉。我常常这样想象,如果当年的亚当和夏娃牵着手在这里奔跑,抚仙湖会以怎样一种极致美丽的内涵呈现出来?我想,抚仙湖理所当然地属于生命另一处的伊甸园。我有个朋友,大学毕业那年,和同班同学一起来抚仙湖,十几年后,在他关于抚仙湖的反复叙述中,我一次又一次看到了这汪水别样的魅力,他说,记得那时20岁的青春,在抚仙湖的涛声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种沁入心脾的甜,年少的激情伴着吉他声,是那么的肆无忌惮,一汪水,醉了天地,醉了星辰,醉了一颗颗年轻而憧憬的灵魂。在新长征的路上摇滚、在花房姑娘中嘶叫,世界完全属于了自己,梦想、憧憬、追求、未来的未来,都真真切切地定格在年少却不轻狂的头脑中。抚仙湖,心中的圣湖,在您的见证下,放纵,沉醉,体会,一切的美好都融入了这汪清澈的湖水、融入繁星的黑夜和静谧的沙滩。听完朋友的叙述,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汪水是以一种切入宁远深处的形式存在着的,这汪水在以后的日子里,把一颗出入于喧嚣尘世中的灵魂濯洗得干净、透亮,于是灵魂有了喧嚣之外某种透彻的了悟以及尘世之外的某种超脱,那是人性深处一份纯粹的干净。凝望朋友的眸子,清澈见底,这个整天在世俗里穿梭、在各种各样的应酬中奔波忙碌的朋友,却能够如此的淡然、干净,原来一双眸子是这样和一汪水邂逅相遇的。

抚仙湖是亚当和夏娃另一处的伊甸园,这汪水用别样的魅力向我完整地诠释了这一结论。

这汪水除却纯粹的干净,她还存在着一种韧性,韧性是一种支撑,也是一种表达,或者更贴切地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生命坚韧不拔的繁衍和延续。离抚仙湖六公里的帽天山,这座小小的山包却闻名天下,这里蕴藏着5.3亿年前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是“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这汪水在5.3亿年前是浩瀚大洋中的一部分,这颗蓝色的子宫,萌发、孕育、衍生了天地间的生灵。如今,这颗蓝色子宫的底部,还躺着一个美丽富庶的城池遗址,这是生命韧性的镇守。

从5.3亿年前的生命大爆发到水下古城遗址,足以让我们产生巨大而神秘的想象空间,这汪水有太多潜藏着的内涵,她自行隐匿,这汪水要用静默的方式说话。生命中的很多事,一旦经过了,再热烈也是平常,或许这就是我所要说的韧性了,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和这汪水大声地说话,就触摸到了彼此内核里的韧性。在这里,这汪水不会枯,一代又一代生命的延续便是最有力的佐证,这汪水里沉默着的古城也不会烂,这种力度是柔软的,是从力量里产生的,石破天惊的古生物化石,水下的古建筑群,便是历史积淀的精髓,它们在用静默的言辞,书写一部经典之作,它们又像是一双见证历史内涵的眼睛,把沧桑岁月里的变迁,都烙在眼眸里,铭记在心中。水下的这座城池,其隐藏的语言是浩瀚的,静躺只是一种形式,相反,从某种角度上理解,这是一座上升的城池。这汪水、这座城因为神秘、广博、内敛、柔韧而保持了不衰的生命。与历史和生命的演变对峙,那些远古生命的化石,那座水下的城池便活了起来。

这汪水在用宁远、干净诠释亚当和夏娃的另一个伊甸园,这汪水在用韧性的深度构建生命的繁衍。喧嚣的尘世需要这样的纯粹,生命的历程需要往韧性的深处去。(赵丽兰)



返回